流感好發的季節要到了,根據統計,台灣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期,如果要施打疫苗,最好在流行前兩週就要施打,才有保護的作用,提醒65歲以上年長者、孕婦、嬰幼兒,慢性疾病患者這些高危險群盡速施打。
每年世界各地都會有規模不一的流行性感冒發生,但大多數的民眾對於流行性感冒有很多錯誤的觀念。
感冒通常由病毒而起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不同於一般感冒,能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只是在這些病毒中的少數幾種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為A﹑B﹑C三型,以A型流感病毒和我們較為息息相關,一般引起大流行的病毒通常屬於A型病毒,是因為A型病毒的抗原較易發生突變,每隔一段時間即可出現新的變異抗原病毒,使得大數的人對目前正在流行的感冒病毒都無法具有效抗體而造成大流行的發生。
流感的症狀
一般感冒表現主要是呼吸道的症狀,包括喉嚨痛﹑咳嗽﹑鼻涕﹑有時發燒。流行性感冒除了呼吸道症狀外,還包括全身的不適: 發高燒﹑畏寒﹑全身肌肉酸痛﹑疲憊。值得注意的是全身不適的症狀在大人身上會比小孩明顯。就像先前所提到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經常突變,新的變種病毒流行時,體內都沒有對抗這病毒的抗體,所以會造成大人和小孩同時感冒。
如何預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行為來達到預防的效果,由於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會停留在手上,並經過手口的途徑感染,所以毛巾、漱洗用具、飲食器具等,也應注意分開使用。流感病毒主要由飛沫傳染,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傳染機率大,因此在流行的期間可以透過避免出現在公共場所或是在公共場所出入時勤洗手及帶口罩的方式來預防。如果自己發生了感冒時,應該盡量避免與家人做很密切的接觸。
針對嬰幼兒、老人、及體弱多病等等易感染的高危險群,或可以利用下列兩方法來預防及治療。
如何預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可以透過日常生活的行為來達到預防的效果,由於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會停留在手上,並經過手口的途徑感染,所以毛巾、漱洗用具、飲食器具等,也應注意分開使用。流感病毒主要由飛沫傳染,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傳染機率大,因此在流行的期間可以透過避免出現在公共場所或是在公共場所出入時勤洗手及帶口罩的方式來預防。如果自己發生了感冒時,應該盡量避免與家人做很密切的接觸。
針對嬰幼兒、老人、及體弱多病等等易感染的高危險群,或可以利用下列兩方法來預防及治療。
流感疫苗
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的時程是建議每年於流行期前接種。目前疫苗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前一年的預測,先選取少數幾株病毒製成,但各地流行的病毒可能有異,因此預防疾病之效果約只有七八成。
預防藥物
利用預防藥物如抗病毒藥物對預期可能遭受感染或初期的感染患者,或可收預防及治療之效。但有可能加速藥物之副作用即抗藥性,因此建議高危險群優先使用,沒有必要所有的人都服用。
流感如何治療
若是不小心得了流行性感冒,通常最主要的治療方式還是症狀治療,藉由服用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使症狀緩解,讓患者舒適一點。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力,多休息減少不必要的消耗來全力對抗病害。飲用大量的水分對於流感的治療也有幫助,多喝水可以使身體的水分循環充足,維持各器官新陳代謝穩定。另外,多看醫生以防身體有不良變化時,能夠及早獲得適當的處理。
參考資料
http://nuoyuann.pixnet.net/blog/post/54180792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3/09/03/quadrivalent-flu-vaccines-protect-4-strains_n_3859959.html
http://breakthroughs.cityofhope.org/cancer-flu